2018-07-20 17:15:27 by Lancy 查看次数:4500
随着中国企业“走出去”的步伐加快,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影响逐渐扩大。然而,中国商标在国外被抢注的案例却随之频繁发生,令人愤慨。
细数那些在国外被抢注的中国商标
1.北京同仁堂,1989年,北京市药材公司发现其“同仁堂”商标在日本被抢注。经过我国商标局的“同仁堂”驰名商标认证,最后撤销了日本抢注的“同仁堂”商标。二、联想
2.联想,2001年,联想开始全球化发展步伐,却发现联想的英文名Legend在全球竟被100多家公司注册过商标,行业遍及娱乐、汽车等。迫于无奈,联想在2003年花费巨资更换“Legend”为“lenovo”。
3.海信,西门子合资公司抢注中国海信商标(HiSense),西门子公司在与海信就商标转让问题进行谈判的同时,将海信告上德国科隆地方法院。经过充分磋商,西门子与海信就商标问题最终达成和解,海信商标物归原主。
当然,在国外被抢注的中国商标远不止于此,这些年中国企业商标在海外抢注案例数不胜数:
“大宝”在美国、英国、荷兰、比利时、卢森堡被一名荷兰人注册;
“红星”二锅头酒在欧盟、瑞典、爱尔兰、新西兰、英国等国家被一家英国公司抢注;
“杜康”酒、“GONGHUA”链条、“龙井”茶在日本被抢注;
……
很多企业会认为,外国人抢注的都是中国知名商标,我这个中小企业,并没有打算将产品出口国外,所以就没必要注册国外的商标了!
这样想理论上没毛病!但是外国人真的会放过中小企业吗?从身边真实的例子来看,海外商标被抢注已经不光是国内知名企业了,而是渗透到各行各业:
2017年9月,汕头120多家玩具厂商在智利被抢注
9月初,工商总局商标局曾报道,国内120多家玩具厂名和商标在智利被人抢注,现提醒相关企业积极通过当地法律和行政程序依法主张自身权利。
中国企业商标在美国电商平台遭遇抢注
3月初,八戒接触过一个电商平台的案例,该企业店主在国外的电商平台售卖家居产品,但是发现有人在美国对其商标进行了抢注。后经八戒律师沟通后,下架了该抢注企业的产品。
中国企业商标在欧洲被经销商抢注
6月初,八戒遇到这样一个客户,计划近两年布局欧洲市场,可是当他还在犹豫是否现在注册商标的时候,却意外的发现其商标在欧盟已经被经销商给注册了。值得庆幸的是,被抢注的商标仍在公示期,八戒律师随即对抢注的商标提出了异议,致使经销商的商标未能在欧盟注册成功。
为什么中国商标在海外被频繁抢注呢?
中国企业的商标在海外频频遭遇抢注,究其原因主要还是中国的知识产权制度起步较晚,国内企业对商标进行保护的意识较为薄弱,特别是对国际规则不熟悉。导致了中国企业还没有踏出国门就被抢注的发生。
关于海外商标抢注,大概可分为4个类:
1.职业商标掮客,通过恶意抢注高价出售获得暴利;
2.竞争对***注,占领市场,形成贸易壁垒;
3.代理商、经销商抢注,获取当国的独家代理权;
4.恶意抢注名牌,有意对其“合理”使用,坐收渔翁之利。
面临海外商标抢注该怎么解决?
面对抢注,大部分的中国企业基本都会选择这样的办法:要么花钱购买,要么放弃商标和市场,要么通过法律途径撤销被抢注的商标。
关于海外抢注商标撤销,您可以上洋骠驹知识产权,八戒专业国际商标律师团队为您保驾护航。
如何避免商标被抢注,最根本的办法是提前注册海外商标!!!
如何注册海外商标?可选择单一国、地区、马德里注册
单一国家注册:即依各申请国法律,向各国商标主管机关递交商标注册申请。例如,中国企业向美国专利商标局递交商标注册申请,寻求美国商标法律的保护;企业向日本特许厅递交商标注册申请,以获得日本商标法律保护。
地区注册:即向一个区域的商标主管机关申请注册商标,该效力及于区域内各成员国。例如:企业向欧盟知识产权局递交商标注册申请,其效力及于欧盟各成员国;向非洲知识产权组织递交商标注册申请,其效力及于非洲知识产权组织各成员国。
马德里商标注册:即根据《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》或《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有关议定书》的规定,在马德里联盟成员国间进行的商标注册。
注册海外商标正确的解读:用很少的投资赚更多的钱。
注册海外商标,不仅是企业“走出去”的必备门票,更是企业赚钱的法宝。
目前,我国政府鼓励中小企业“走出去”,越来越重视企业的知识产权发展,对中国企业注册国际商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政策补贴,具体可查阅地方政府、工商局、商标主管单位。
注册海外商标,包装国内品牌,提升国内产品的竞争力,即便无用时亦可以将海外商标进行转让、许可质押融资贷款等,将海外商标这一无形知产有效转化成有形资产。
识别图中二维码,在线咨询国际商标注册,洋骠驹知识产权专业顾问1对1服务,不成功退全款!
专业顾问1V1服务
量身定制解决方案
海外实地律师
专业申请高成功率
多年行业经验累积
全程跟进实时查询
价格透明高性价比
低价格享品质服务